《清明上河圖》是中國最著名的畫作之一
就算它是後製成會動的上河圖
光是在台北看一次怎麼能滿足
來了台中當然要再去朝聖一次囉
在抽不出時間的非常時期
因為點點點所以點點點
在週日突然空出17:00之後的時間
但芸ㄟ此時領殘障手冊掰咖中耶
啊~不管啦
反正大不了抬去種啦
展場在烏日高鐵站旁邊的大台中國際會展中心
外觀看上去很像鐵皮屋工廠
不過裡面展出的空間相當大
容納這幅巨型的上河圖綽綽有餘啦
人潮嘛......沒有
完全沒有台北那種繞了一圈又一圈的人龍
或許是週日晚上大家要收心收假了
又或許是吃飯時間吧~ I don't know
黑金剛(導覽)押金100
租兩台還有送上河圖的光碟喔
哇~~~白天的金錢豹沒開捏
有人直呼被騙錢了
說是動畫而已
進去一下下就看完了......
我大約待了2小時有吧
還是像在台北一樣
找個不妨礙人的位置席地而坐
畫面由右至左
由鄉村到城市
從白天到夜晚
展現不同風貌
慢慢看仔細看
透過我的望遠鏡
裡面人物肢體動作很生動耶
直到肚子抗議才離開
台中場外小吃有十來攤吧
填飽肚子掰咖芸舉步維艱的
走到高鐵站六號出口等接駁車
給我拍拍手吧
P.S 清明上河圖在台北
目前分類:外行看熱鬧 (8)
- Nov 13 Sun 2011 23:25
會動的清明上河圖特展@台中
- Oct 23 Sun 2011 22:30
木乃伊傳奇-埃及古文明特展@科博館
小時候
和姊姊們躲在房間偷看漫畫
幻想自己也和書中人物一般
游走在交錯的時空中
遇見年少俊美又多情的法老王
......命運多舛又總能逢凶化吉的王妃
以及美豔卻充滿心機的豔后......
曼菲士與凱羅爾陪伴多少人度過青春歲月
......一切回到了現實
埃及依舊充滿神祕令人著迷
今年夏天
「埃及古文明特展」在台北故宮
我幾度差點失控往臺北衝
但看展回來的幾位朋友"好言相勸"
加上在網路上一查
果然一片罵聲
只好捨棄掉......
沒想到 真沒想到
它它它它........死人骨頭
就這樣一模模一樣樣的移師台中了
268件涵蓋西元前後埃及各時期文物
讓古埃及神秘的一面重現中臺灣科博館
主啊 祢真是眷顧我啊!
⇧週日一早準時九點入場
小貓兩三隻......不意外.....原因不明
⇩不要租語音導覽 那是坑爹的
只要會中文 進去看標示牌一定懂
⇧展場不大
空調配合死人骨頭 有種陰風殘殘的FU
快速瀏覽一遍大約一小時
在沒什麼"阻礙物"(人牆)的狀況下
啊 該看的都看的一清二楚了
⇩拉美西斯二世之子
⇩全球首度以蠟像還原 拉美西斯二世之子生前樣貌
長得像不像阿格西 呵呵呵
⇧貓木乃伊
在古埃及人的觀念中
貓是神的化身
因為貓的眼睛在黑暗中能發亮
所以被認定貓眼能儲存陽光
而陽光可以驅散黑暗之鬼
所以貓就被當作神聖的動物
自然對對死去的貓也予以厚葬
甚至還會用小老鼠或毛線球作為貓的陪葬品
⇧圖特摩斯三世墓室
斑駁的天花板以藍底綴滿星星
兩根柱子支撐著上方的重量
柱子刻著獻給太陽神的祭文
四周繪著來世之書
太陽船如何度過漫長黑夜12小時的考驗
最終獲得重生的歷程......
只是跳來跳去的順序讓我有些混亂
⇧到出口蓋個戳章 喝口水
回家囉.......這怎麼行
花錢買票進來的 可不能走馬看花
要和十點導覽會合 再看一遍
有專業的說明 一定更有收穫
果不其然
又得知一些細節
體力尚可
導覽結束後
進去把最有興趣的再看一次
許多事情的對與錯
似乎都要看從哪個的角度去探討
當年法老王蓋金字塔
被認為是用殘酷方式迫使奴隸完成
而今卻成為現代人嘖嘖稱奇
覺得不可思議的偉大建築
埃及曾經一個壯大的帝國
光是建築技術至今讓世人難以理解
足以見得當時埃及人種的智慧
但又為何這樣優秀的民族沒落凋零
難道是近親通婚或其他原因
而這樣的民族
又為何對重生抱持著如此強烈的信念
挨難道還想再重生當奴隸再一次來被使喚嗎
現代人都說做人難啊
如果將古埃及那種重生的信念放在今世
好好的活著
每一天就是要像新生命一樣活著
生活會不會帶有韌性些
上一回在捎來步道爬山時
有所領受
整個大自然萬物都是天父為我預備的
即使我未擁有
然而卻真正享受它
我常見到行動不便坐著輪椅進出的人
無法上山下海盡情享受一切
所以要趁還能走動時
多多經歷神所創造的萬物
現代人太追求科技化的時間消磨
所以失去上帝所賜的平安和喜樂
今天一個上午很充實很開心
還趕得及回家為曾雅妮加油呢
((((我的小叮嚀))))
9:00~17:00 (16:30截止入場)

持合作金庫信用卡刷卡購票享8折
免費:115公分以下或6歲以下兒童(憑證)
身心障礙者及一名陪同者(憑證)
70歲以上長者(憑證)

但展場內木乃伊屬死人骨頭嘛
還是請家長自行斟酌
以免孩子嚇到罵罵號
導覽:個人只有週六日例假日的10:00 14:00
沒有子母機 除非緊貼導覽員 否則非常小聲
團體30人即可預約 這種的有子母機
請撥02-6630-8288
請大朋友把小朋友教好再出門
當然自己也要身教重於言教
不要讓公德心忘記在家裡
有眼睛看 請用眼睛看
不然可以用聞的 就是不要用摸的
請勿用手搓揉著柱子 喃喃自語:這是真的嗎?
隨時注意腳 是否在同一定點站太久影響動線
或是身體似乎"意圖侵犯"到他人胸部
OS:每次看展回來 都深深感概
臺灣人看展的素養真的有待加強
- Aug 27 Sat 2011 23:59
會動的清明上河圖@台北爭豔館
2011年夏天
除了富春山居特展在台北
還有清明上河圖也倍受矚目
內行看門道也好
外行看熱鬧也行
都不能否認
這個夏天是屬於東方美學的
不讓西方藝術專美於前
這項展覽在上海世博會吸引2000萬人爭睹
先後在香港和澳門展出也造成轟動
之後世博中國館重新開張依舊熱門
要排隊四小時才能進入觀賞
在台北
走出圓山捷運站
現場果然人山人海
展場內是會動的的清明上河圖
展場外排隊人龍繞了一圈又一圈
倒是變成不動的清明上河圖了
展場中首先展示的是三個年代的清明上河圖
藉此近距離體會不同版本的奧妙之處
http://river.ishow.gmg.tw/wisdom_river_04.html
我對上河圖的認識僅止於
小時候在歷史課本裡曾經看過
很長的畫卷 人物很多 很熱鬧......
躺在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古董
別說探究整幅畫作的內容了
連台北故宮收藏的是哪個版本 都不清楚呢
再次印證 我是沒知識沒文化的傢伙
現場展出以北宋張擇端版為藍圖
先以靜態的畫作以及分割畫面做重點介紹
藉由各種媒介 例如立體圖卡 動畫 歷史介紹
瞭解清明上河圖的歷史背景
有利於接下來在動態清明上河圖的瀏覽
接著像河一般蜿蜒的巨大螢幕映入眼簾
栩栩如生 撼動人心
四分鐘為一週期 每兩分鐘晝夜交替呈現
↓三分鐘讓你看懂清明上河圖
↓四分鐘動態的清明上河圖
動態展覽是一種推陳出新
但是這個新意卻又不是憑空暇想的
它是有歷史根基 有它的文化背景
原作的價值遠遠高於這樣的創新
這是無庸置疑的
但是不動的一幅畫 對普羅大眾吸引力可能還不夠
倘若說古老的東西離當下民眾口味有距離的話
那麼換一種方式進行傳播 效率會不會更高
這是策畫團隊的動機
在臺北 為期兩個月的展覽
吸引70萬人進場 獲得眾多讚賞
事實證明
這樣的創新已成功的做為一個領路人
讓大家對當時歷史文化產生興趣
再回過頭去研究原作
開啟一扇門的作用
這是動態展覽的價值所在
在遠處撿了一個角落 悠閒的盤坐眺觀
看著畫作中的白天漸漸的昏暗至汴河中月亮的倒影
一時之間產生時空置換的錯覺
彷彿我也在 北宋的汴京過了一天
文人常用繪畫紓發他自己對城市的某一種逃避
這個城市可能是他失意的地方
或是他感情受創的地方
如同現代人
在台北一受傷 就想跑到花蓮
然後在那邊解放心情
所以"城市"常常在文學上繪畫上得到不公平的待遇
台北的人都在講這個城市的苦悶 可是都走不掉
這便是人和城市的關係
北宋趙匡胤開國 到宋真宗的澶淵之盟
宋遼雖偶有磨擦 皆能以和平交社化解
百年關係為民息兵
無戰事 經濟才能累績
人民才能穩定 才能創造出繁榮
清明上河圖不同於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
董其昌《容臺集》說:
乃南宋人追憶故京之盛 懷念昔日強盛時期而作
它不逃開城市 反而深刻的呈現這個城市的一切
生活在城市 認識自己的城市 愛自己的城市
......似乎是該離開了 但是那人間燈火
卻有著富春山居圖所沒有的溫暖 讓人依依不捨
(((補)))
原作528公分X24.8 畫中
長達五公尺的畫軸涵蓋了二十公里的風物人形
814人 牲口60多 船隻28艘 衡宇樓宇30多棟
車20輛 轎8頂 樹木170多棵
蔣勳教授表示 他在讀書時數過有五百多人
許多細節藉助科技放大30倍 一一"現形"
才驚覺有1068人
實在是太細緻 而錯過很多精采之處
例如
一面小招牌上的字 寫著包子包括葷素包子
連第一二奶李師師的瓦舍也被找到了
拜現代科技所賜 讓這畫做更清晰的展現
才發現 汴京是這麼豐富 這麼動人
大塊出版的《繁華之城─東京夢華錄》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92926
聯結《清明上河圖》與孟元老《東京夢華錄》
隨著筆者 進行一趟驚喜的歷史旅遊
我由不熟悉到逐步發現這幅畫吸引人之處
可惜參觀會動的清明上河圖當日
白天已在富春山居特展耗掉大半體力
到了晚上進入清明上河圖展覽已經力有未逮
扼腕之際...... 聽聞上河圖將移師台中
這是要讓我引用"亡羊補牢猶未晚"嗎?
如何不虛此行呢?
當然導覽機是一定要租的
喜感的中國風音樂 和詳細的解說
先由郊外一路進城順著走一遍
第二趟在每個場景駐足四分鐘 觀賞晝夜的變化
最後遠遠找一處可以靠站的角落
靜靜感受庶民百態和汴京熱鬧氛圍
將自己化身為宋朝人 融入的度過這一天吧
- Aug 27 Sat 2011 23:58
富春山居圖展@台北故宮
背過元代四大家 黃公望 吳鎮 倪瓚 王蒙
知道鼎鼎大名的"黃公望"三個大字
其它一無所知
"有知識沒文化" 形容的是我這等人吧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4OydurBTME
剩山圖 http://www.npm.gov.tw/exh100/fuchun/ch_02_2.html
無用師卷 http://www.npm.gov.tw/exh100/fuchun/ch_02_1.html
山水合璧-黃公望與富春山居圖特展
http://www.npm.gov.tw/exh100/fuchun/ch_02.html#a01
山水合璧-黃公望與富春山居圖新媒體藝術展
http://www.npm.gov.tw/exh100/fuchun_media/html/tw_pg1.html
- Aug 08 Mon 2011 22:57
蒙娜麗莎會說話世界經典藝術魔幻展@台中文創園區
欣賞許多畫作時
大多時候我不探討它要呈現的
純粹用主觀意識決定喜歡或不喜歡
在不瞭解畫作背後的故事之前
有時藝術它真像文言文
尖澀生硬難懂
然而透過解析後的意義浮現
大夢初醒驚奇感受進而喜歡
「蒙娜麗莎會說話」的宗旨
正是要讓每個人都能看懂藝術
將藝術與動畫融和再栩栩如生呈現
輕鬆把經典名畫藝術生活化
http://youtu.be/SXA_3qE-PyM @台中
http://youtu.be/HPTjbn7gcs8 @台北
比起靜態的展覽參觀更能誘發出樂趣
哇 傑克 這真是太神奇了
咖啡販賣區前的那份悠哉很合我意
但是暑氣難擋
沒了想品嘗的閒情雅緻
展場有許多大家熟悉的名畫
秀拉/大碗島的假日午後
孟克/尖叫吶喊
高更/我們從哪裡來?我們是什麼?我們將何去何從?
克林姆/親吻
夏卡爾/我與鄉村
馬諦斯/藍色裸體
.........我通通跳過啷過不準備介紹
只挑出幾幅帶給我新感受的作品約略分享
阿尼的紙草
古埃及人相信
人死後要接受陰間的審判
為了讓死者的靈魂通過審判
死者的家族编寫死者生前功德的詩歌 禱文.....
把它放進死者的棺内以安撫死者的靈魂
這種死亡之書通常繪有圖畫 製作精緻
http://youtu.be/c690RItYLQw
《阿尼的紙草》附有彩色插圖
內容是冥神奥西里斯對死者審判的經過
經由審判來決定有無資格上天國
左邊磅秤會放往生者的心臟
右邊秤錘會放真相的羽毛
如果心臟比羽毛重代表有罪
就會被右下角的怪物阿穆特吞噬
如果心臟比羽毛輕代表無罪
我一整個
這是↑法國沙特爾大教堂
展場仿製了法國沙特爾大教堂內部
一走近......就有種被感召的fu
God is light
這是哥特式教堂的精髓
在彩繪玻璃窗與光線合作下
散發出繽紛的光
襯的教堂更顯壯麗
教堂內祈禱的人都受到照耀
似乎離神更近了
生命也因此得到救贖了
難怪拿破侖說了
"沙特爾大教堂無神論者會感到不安"
雅典學院
http://youtu.be/Bu6FDmEiHAw
教宗命拉斐爾所畫的璧畫
兩邊牆壁上是阿波羅及雅典娜的雕像
不同時期的五十多位哲學家藝術家科學家
在拉裴爾的安排下薈萃一堂
表現出人類智慧的和諧
並讚美西方文明的智慧結晶
http://youtu.be/sPsYuGG7p6E
↑義大利羅馬梵諦岡教廷美術館拉斐爾雅典學院壁畫
阿諾費尼夫婦
http://youtu.be/NYyDh58hDGc
之前完全沒注意過揚凡艾克的畫
但這幅畫的各種細節引起我的讚嘆
這是一場在家舉行的低調婚禮
在畫中鏡子的反射除了新婚夫婦
還看到畫家及另一個人在旁
他是第二個婚禮見證者嗎
凸鏡的木頭邊框有基督受難的圖像
牆上還有畫家的名字
在這之前還沒有畫家將名字這樣簽在畫作上
最後的晚餐
這是耶穌預知死亡
被釘上十字架以前
最後一次與十二門徒一起晚餐
耶穌入座後說:你們當中有一人出賣了我
此話說畢引起在座的眾門徒一陣騷動
畫面中的人物驚恐憤怒懷疑剖白等神態
以及手勢眼神和行為刻畫精細入微
想知道是誰出賣了耶穌嗎?
http://youtu.be/rVchv7tXZjM
米蘭聖瑪利亞感恩修道院↑擴建
公爵找來達文西作畫
達文西費時三年一一描繪門徒心理和神態
但叛變者的形象就是塑造不出而停頓下來
當時聘請達文西作畫是按日計酬的
這樣的慢條斯理使修道院院長十分惱火
院長透過總管告訴達文西打算扣工資
達文西發現院長和叛變者一樣貪婪金錢
靈光乍現就把院長的臉移植成叛變者猶大
蒙娜麗莎的微笑
這次主軸正是會說話的蒙娜麗莎
是不是期待太大所以失望就越大
http://youtu.be/LXRREiEUIL4
語音辨識進步空間很大
蒙娜麗莎能回答的問題不多
倒是隨側的導覽"經紀人"反應夠機靈
如果將她隱身在布幔後面回答問題
應該會提升更多神秘色彩吧
↓這是我很喜歡的蒙德里安畫作
畫的涵意?
不知道......這樣的回答很外行是嗎?
是啊 我就是外行沒錯啊
但喜歡就喜歡
看得舒服所以我喜歡
我不太管別人眼光或評論的
真的很喜歡簡單的線條所呈現出來的
http://youtu.be/8XKSfyV_i8s
我真的走入密德哈里思大道
說好的夜空下的露天咖啡座呢(圖出處見logo)
台中場居然不賣咖啡了
連座椅都沒有了
就這樣......血拼取代了咖啡館
- Jul 31 Sun 2011 23:50
畢卡索展@歷史博物館(上)
藝術史上的大師畢卡索展怎能錯過
這天參觀畢卡索的人不多
不用排隊耶
回憶起前年在此參觀米勒展
光是排隊買票就耗了ㄧ個多小時
這兩相對比
不禁令我猜想
是都擠去看原子小金剛的展覽嗎
史博館下午有活動
以簡報介紹畢卡索
再藉捏陶的方式嘗試畢卡索風格的作品
捏陶活動之後
先進展場大致瀏覽過一回
為什麼不是認認真真仔仔細細的看呢
因為早早就預約了我的"御用導覽"(除了他 我誰都)
或許有人覺得租個耳機就好 何必麻煩
"不入廟堂 焉知廟堂之美"
導覽的最大目的不就是希望----喜歡上"看展覽"
那這個"講故事的人"對我而言就格外的重要了
講的讓我有一絲想打瞌睡的話
我就會討厭看展
討厭看展就不可能培養美學素養是吧
在預約導覽前有一段很考驗人耐性的空檔
該做些什麼呢
啊 老師特別攔下我推薦了建中黑砂糖刨冰
悶熱的天氣是該來碗冰
價格:加冰加黑糖水免錢ㄛ!
一碗冰兩人吃一直加冰+++++++++++++冰+黑糖
用力吃吧 給
環境:室外走廊很熱 室內牆壁塗鴉很ㄚ雜 給
服務:選料後裡面結帳又回中間拿冰 動線整個鬼擋牆
選料那服務員一次只能記一樣 臉很
但牆上已貼了"忙碌中忘了微笑請見諒" 你奈她何 給
往刨冰店途中不經意發現228國家紀念館
二二八......真的是台灣歷史上很大的一個傷痕
原本打算吃玩冰要回來吹冷氣....不是啦 呵呵
結果因為過了五點給錯過了
唉 可惜了 下次吧
難道因為不是地頭蛇的關係
一行人居然在建中附近覓食失敗
回到史博館涼亭忍著暑氣
以感恩的心享用善心人士在西門盯買來的滷味
P.S 回台中才在↓發現植物園真美
http://tw.myblog.yahoo.com/jw!gpt.pvqaSUSNoVjuoQoc/article?mid=24422
怎麼沒去走走晃晃咧
- Jul 31 Sun 2011 23:50
畢卡索展@歷史博物館(下)
晚上的史博館有另一種意境
終於到了約定的時間
一般展覽都是不能拍照的
有興趣的冰U親自走一遭吧
http://picasso.ishow.gmg.tw/about.html
或者聽聽蔣勳教授介紹應該也不錯(我個人是沒聽過啦)
一個小時的導覽讓人意猶未盡
老師的導覽啊
最常碰到有趣的是
總是越到後面......怎麼會多出許多陌生人咧
實在是老師導覽功力有如練過吸星大法
把現場看展覽的散客也給吸過來了
晚年的畢卡索在畫作上有很多情慾上的呈現
明明白白的講嘛.....要顧慮到在場小小孩的理解力
跳過啷過......又對不起大朋友
老師幾次利用加了笑料的雙關語
小小孩看著大朋友哄堂大笑也跟著笑的花枝亂顫
ㄚ你們這些死小孩是真懂大人在笑啥嗎~
許多小小孩聽得入迷
導覽結束後拉著大人回展場又看了一輪
我所崇拜的老師就是有這等功力啊
一次又一次的使出渾身解數導覽
將美的種子悄悄的種植在許多人的心坎
謝謝老師爆肝式的無償義務導覽
咱們相約上河圖見啦
畢卡索不但多情多金且多產
一生創作了四萬多件作品
其中最常見的便是肖像畫
題材多圍繞著他的愛人與家人
《玩卡車的小孩》
畫中的小孩是女友方斯華為他生的兒子
72歲的畢卡索看著兒子玩玩具
是不是正享受著片刻的家庭溫馨我不知道
我滿腦子滿目光都在那小孩的橫條紋上衣
這絕對是我的染缸朋友.邪教教主.橫條控造成的
題外話
我對方斯華頗感興趣
畢卡索雖然日漸年老色衰
然而把妹的技術比起年輕小伙子絲毫不遜色
21歲的方斯華被63歲的畢老摳摳到不行
但畢情聖終究是畢情聖
是不可能為一棵樹放棄一座森林
而方斯華也不是省油的燈
為了追求自我
帶著一雙兒女離開了畢卡索
算是唯一一位主動求去的畢卡索女人吧
既然提到方斯華
加上女人對畢卡索的作品佔有太大的豐功偉業
我就野人獻曝說說抬面上的七個女人
現在流行 有圖有真相
費爾南德‧奧利弗(Fernande Olivier)
個子高大 親和且極為美麗
伊娃‧谷維(Eva Gouel)
個子嬌小 溫柔有禮 端莊有自信
或許在愛情尚未熄滅就病逝
這讓畢卡索十分思念她
歐嘉‧柯克洛娃(Olga Koklova)
鵝蛋臉 眼神犀利 善妒 佔有慾極強
似乎不曾真正瞭解畢卡索或他的作品
瑪麗-德雷莎‧華特 (Marie -Therese Walter)
金髮 十分美麗
朵拉‧瑪爾(Dora Maar)
非常好看 烏亮黑髮 淡綠眼睛 出眾儀態 個性積極
畢卡索說她是他遇見過的女人中最聰明的一個
她的美麗因她所擁有的智慧而魅力四射
方斯華‧吉洛(Francoise Gilot)
生命力旺盛 野心勃勃
賈桂琳‧洛葛(Jacqueline Roque)
古典的五官及女神清澈寧靜 忠實執著
哪一個優呢?
來個水果日報最愛做的PK調查
或許很多人不能認同畢情聖的愛情觀
但不可諱言
每一個女人對藝術史上都有所貢獻
不是嗎
- Jul 31 Sun 2011 23:49
娃娃的故事展@台北故事館
台北故事館是很古典的英國都鐸式建築
從日治1914至今已是近百年的三級古蹟
從新聞得知7/16至明年1/1推出「娃娃的故事」特展
特展的收費全票50元
然故事館舉辦「娃娃做公益」活動
捐出二手娃娃享有免費入園優惠
將募集到的娃娃捐給唐氏症基金會作為教學使用
自然是要響應的捐出洗的香噴噴的海棉寶寶
走入故事館
彷彿置身一座大型娃娃屋
不同材質和類型的娃娃
帶領遊客回顧著過去
有來自不同國家及年份的收藏版泰迪熊
(照片來源:台北故事館)
各類經典芭比宛如時裝秀
(照片來源:台北故事館)
陶瓷娃娃及日本和各國娃娃齊聚一堂
(照片來源:台北故事館)
最有意思的是紙娃娃服飾店
真人比例的紙娃娃服飾和髮飾及帽子等配件
供自由挑選穿搭化身夢幻中的紙娃娃
(照片來源:台北故事館)
故事館不大
了不起半小時就能逛完
但是要是能刻意放慢腳步沉浸其中
它又教人流連不去
在幽雅的故事茶坊裡
來杯茶和點心
好適合放下一切忙亂
白天的故事館
(照片來源:台北故事館)
每一日又一日
故事館依然說著說不完的故事......